• 03
  • 首页banner
  • 四川省文化馆
  • 自定义广告名称
  • 自定义广告名称
  • 1
  • 2
  • 3
  • 4
  • 5
  • 达州市非遗项目


一、历史渊源:

《巴山背二歌》是随着巴山人从事长途背运这种生产劳动方式的产生而产生的,其历史可谓久远。自古以来人们习惯把从事长途背运的人叫“背老二”或“背二哥”,把在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演唱的山歌叫《巴山背二歌》。古老的巴山人在古道上背运粮草或运输武器,他们像马帮,驼帮一样组成庞大的背运队伍,往返于川陕两地。现存于陕西长安县兴教寺慈恩塔院内一块石碑上有一副仿宋代工匠原碑图刻的《玄奘取经图》,图中玄奘背经书所用的工具与今天巴山背二哥们所背“背架”几乎一模一样。由此可推断“巴山背二哥”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

二、分布区域:

万源市各乡镇均有

三、基本特征:

1、歌词特征:《巴山背二歌》的歌词大都为二二三结构的七言格律诗,其写作手法多用赋、比、兴。如“弯弯背架像条船,情歌背铁又背盐,鸡叫三道就起身,太阳落地才团圆”。

2、衬词特征:《巴山背二歌》的衬词除了常用虚词做衬词外,还有像巴山其他民族的衬词一样用实词作衬词,这是《巴山背二歌》最大的特色之一,其衬词往往有“贤友儿”“情兄儿”等。

3、音乐旋律特征:《巴山背二歌》的调式全都是民族五声调式中的徵调式,其曲式结构大多为上下两个乐句的单段体,其唱腔高亢悠扬,能翻山越岭、穿云钻雾,结束时都有长气短叹的甩腔——耶嘿。

四、表现形式:

作为一种山歌,《巴山背二歌》生动地反映了背二哥们的生活状态,劳动场景和内心世界。其表现形态主要是在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时演唱,往往是一人领唱众人和,或者众人齐唱。有歌颂勤劳勇敢的背二歌,有反映劳动艰辛的背二歌,有吟唱背运工具的背二歌,有吟唱劳动服装的背二歌,也有背二哥们为消除疲劳而唱的情歌等


巴山背二哥介绍 




返回顶部